您好,今天是: 欢迎来到贵州省文物保护研究中心
站内搜索: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业务介绍 » 文保勘察设计

宝王庙

发布时间:   字体: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视力保护色:

        宝王庙也叫宝王宫庙,位于开阳县双流镇凉水井村,始建于明代,后不知何因被毁,现存建筑为清道光至民国时期复建。建筑整体坐北朝南,建筑为不规则三合院,楼与牌楼门合二为一,戏楼、正殿、观音殿、关圣殿、照壁等疏朗分布。

       道光二十八年(1848)八大朱砂厂主共同捐银七千多两重建宝王庙,到咸丰七年(1857)建成。

       道光和咸同年间,宝王庙僧人和当地士绅在宝王庙正殿后建观音殿,宝王庙开始佛道同存。

       民国七年(1918),宝王庙僧人在宝王庙天井后建尼姑庵。

       1935年4月,红一军团长征经过白马时曾住于宝王庙。

       民国后期,宝王庙是开阳县第五区(双流区)粮仓。

       1964年至1990年,为761矿厂的矿职工宿舍。

       1990年,761矿关闭,宝王庙仍驻有761矿留下的职工。

       1985年,宝王庙经开阳县人民政府批准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2003年,宝王庙经贵阳市人民政府批准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开阳县文体广播电视局与双流镇人民政府协商一致后把宝王庙移交给凉水井村委会管理,由村委会指定专人负责管理。

       2006年,宝王庙经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