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 欢迎来到贵州省文物保护研究中心
站内搜索: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工作动态 » 工作动态

视频 | 填补贵州文保档案空白!《贵州省文物保护工程报告》上架贵图专区

发布时间:   字体: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视力保护色:

今后来贵图,可以查阅最新的文保档案!1月19日,《贵州省文物保护工程报告》上架贵州省图书馆“文化遗产文献专区”,既是贵州文物保护工程成果的集中体现,也是研究贵州地区古代文化的重要资料。

《贵州省文物保护工程报告》

据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数据显示,贵州共拥有不可移动文物14852处。加强日常养护和预防性保护工作,一份详细的文物保护工程“档案”至关重要。

“这是贵州首次对文保工程档案进行梳理,填补对文物保护工程全过程数据的空白。”贵州省文物保护研究中心研究馆员娄清告诉记者,《贵州省文物保护工程报告》共9册,于2013年开始编撰,历时8年完成。

安顺文庙复原设计图

报告分两辑共9册,对地坪风雨桥、增冲鼓楼、石阡万寿宫、安顺文庙、湄潭浙江大学旧址等保护工程的勘察设计、施工修缮记录、工程监理、工程验收进行全面梳理和编撰,对后续文物保护档案管理具有很高的参考、史料价值,对文物周边环境风貌保护,新旧建筑协调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贵州省文物保护工程报告》上架贵图专区

当前,新的文物遗产保护理念对文物的科学管理、精细管理、预防性保护、安全防护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文保工程报告的出版,不仅对文物后续保护修复的‘望闻问切’提供有力支撑,对拓宽文物保护利用思路,促进公众对文化遗产保护从‘无意识’到‘有意识’,最终成为‘下意识’,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贵州省文物保护研究中心主任李松涛表示,上架贵州省图书馆“文化遗产文献专区”后,《贵州省文物保护工程报告》将陆续入驻全省各市州、高校图书馆,为提高全民文保意识,做好文物保护利用工作再添新渠道。

该报告上架贵州省图书馆“文化遗产文献专区”

“这是贵州省图书馆‘文化遗产文献专区’继入藏考古类书籍后,第二批入藏的文化遗产书籍。”贵州省图书馆馆长彭银告诉记者,书籍是贵州的文化遗产被更广泛认知最好的媒介,本次入藏贵州文保档案,将以全民阅读新体验模式,提高全民文物保护意识,拓宽贵州文化遗产宣传渠道,推动贵州文化遗产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当天,省文保中心副主任石斌为读者带来“走近古建筑”主题讲座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