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乡村文物建筑 践行文保助力乡村振兴
——省文保中心党支部为枫香溪乡村振兴持续发力
12月22日,省文保中心党支部书记、主任李松涛携支部党员同志、中心专业技术人员等赴德江县枫香溪开展“双促双联”活动,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和宣讲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这是省文保中心继近4年来助力德江县部分乡镇、村开展文物保护扶贫、关爱贫困户、乡村振兴系列活动的持续发力行动。
李松涛主任一行随同软坳村第一书记杨洪对该村的文物建筑、红军长征革命遗址、历史文化线路等进行了调研。调研中,专门对红三军驻软坳村时作为红军重要饮水水源的一口水井进行了查看和讨论。水井名叫也古坑水井,位于软坳村上对香组,始建于上世纪初,水井深度长,敞口大,四周岩石垒筑,靠背顶面是一条便道。据了解,每到丰水期,水井就源源不断冒出汩汩清泉,形成小溪流向远方,不仅为周边庄稼提供灌溉,为周围农户提供饮用水源,同时与周边环境形成一道美丽的风景。但是,由于没有防护设施和提示说明,对行走的路人及牲畜有安全隐患。由于没有蓄水保水措施,枯水季节水井干涸。由于没有合理使用,周边农户私拉乱接电源电线抽水,不仅有安全隐患也严重影响景观。省文保中心建筑设计人员现场提出水井环境治理及周边景观改善设计方案,现场作出蓄水保水设计图案。
据软坳村第一书记杨洪介绍,该村类似这样的水井还有很多。李松涛主任提出将以点带面,连点串线成片,在结合该村原有的历史文物古建筑、革命文物遗迹遗址、通商盐道、水运航道等文化线路打造新型文化景观,挖掘当地文化底蕴,提升当地人的文化自信,形成新型文化景观,促进文旅融合,建设美丽乡村,助力乡村振兴。
当天晚上,省文保中心党支部与枫香溪部分村寨支部书记座谈,就进一步做好“双促双联”工作进行交流。李松涛主任带领大家再次深入学习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并介绍了省文物保护研究中心的职责职能以及新时代文物保护研究工作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作用。文物保护研究不仅研究保护历史文物、革命文物、优秀传统文化,发掘文化资源,同时也在记录现当代具有价值意义的建筑物、构筑物、文化活动场地,从而传承和发扬与之有关的科学、技术、艺术、美学、哲学、文学等。
省文保中心此次赴枫香溪调研不仅通过“双联双促”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也是将2020年省文保中心对德江县开展脱贫攻坚“三大任务”胜利收官后继续为当地乡村振兴持续发力。2018年至2020年,省文旅厅赋予省文物保护研究中心助力德江县文化脱贫攻坚文化遗产调查的“三大任务”,即“黔东特区革命委员会旧址保护展示利用调查研究报告、德江楠杆土家族文化遗产资源调查报告、德江枫香溪红军长征故事调查”。2020年12月29日,省文保中心将《黔东特区革命委员会旧址保护展示利用调查研究报告》、《德江楠杆土家族文化遗产资源调查报告》、《德江枫香溪红军长征故事》三套调查成果顺利交接给德江县文旅局。
3年时间里,省文保中心党支部和班子数次赴德江县楠杆乡、枫香溪开展田野调查,爬山涉水,走村串寨,走访农户,探寻古建筑、古遗址、古墓葬、古驿道等文化遗迹遗址,采访故事、记录文字、摄影摄像、收集遗存遗物,查找相关文献资料考证,邀请相关专家评审修改,最终完成三本纸质报告和三个电子文档。省文保中心党支部在取得上述成果的基础上,将持续发力,在乡村振兴新征程中做出积极努力和贡献。
在此次调研活动中,省文保中心党支部还走访慰问了枫香溪软坳村脱贫户王林波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