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 欢迎来到贵州省文物保护研究中心
站内搜索: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工作动态 » 工作动态

“保护贵州文化遗产,弘扬贵州历史文化”

-----贵州省文物保护研究中心成果展

发布时间:   字体: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视力保护色:

贵州美不只在山水之间,同时美在古建筑之间。

贵州古建筑依山而建,沿水而居,尽显人与自然“和而不同,和谐共生”。

走进贵州黔北,雄踞在大娄山的海龙屯巍峨挺拔,山脚峡谷幽深,沙水环绕。一座以关隘、城堡为主体的防御城堡,会向你述说宋明时期西南地区的战火风云。

海龙屯·飞虎关

走进贵州织金,织金古建筑群的财神庙外形逐层内收,层层出檐,屋顶重重叠叠,富于变化。而保安寺建筑布局与山岩融为一体,寺中有洞,洞中有寺,堪称是山地建筑的奇葩,意蕴“云洞天开”。

织金古建筑群·财神庙

走进贵州镇远,镇远民居依山而建、临水而居,㵲阳河畔吊脚楼错落有致,石屏山古建筑群依山傍岩依次升高,直抵半山,楼宇之间走马转角,纵横贯通,尽显天人合一、山水自然。

镇远古城

走进贵州郎德上寨,四面群山环绕,村前溪流清澈见底,吊脚木楼鳞次栉比,错落有致。郎德民居依山就势,当地鹅卵石、青石镶砌铺就寨中道路,“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田园”,一副优美的自然生态画卷,如诗如画,令人流连忘返。

郎德上寨

走进贵州黎平,地坪风雨桥横跨南江河。申臂式廊桥建筑,一墩双跨,桥台、桥墩、桥身、桥廊结构完整统一,桥身倒金字塔状,圆木和方木纵横叠加。桥身两侧设长凳可供行人休息、避雨、乘凉、会友、迎宾送客和观赏风景,集风景与功能完美结合。

地坪风雨桥

贵州古建筑千姿百态,风情万种。祠堂、庙宇、会馆、阁楼、鼓楼、古桥、古民居等遍布全省,木作、石作、砖作等技艺高超,木雕、石雕、灰塑、彩画等装饰精美。建筑选址依山顺势而道法自然,易守难攻;临水而居,水不绝源,生生不息。

贵州古建筑凸显贵州各地自然形态和文化形态,凸显贵州山地特色、民族特色、文化特色,凸显贵州历史文化性格和精神境界。保护贵州古建筑,就是传承贵州优秀传统民族文化。

三门塘古建筑群·刘氏宗祠

为研究保护贵州古建筑,贵州省文物保护研究中心走过了一条艰难曲折的道路,这条道路历经十八华载。十八年来,我们履行职责,肩负使命;十八年来,我们不懈探索,努力奋斗;十八年来,我们心无旁骛,与文物为伴;十八年来,我们爬山涉水,发掘文化遗产。而今,贵州省文物保护研究中心的文物保护研究工作已形成涵盖古建筑、古文化遗址、古墓葬、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等多方面,专业技术涵盖勘察设计、工程监理和保护规划等方面完整体系。

6月25日,贵州省文物保护研究中心将在贵州省博物馆举行大型文物保护研究成果展,首次向全省人民展示贵州古建筑保护研究成果,旨在“保护贵州文化遗产、弘扬贵州历史文化,向党百年华诞献礼”,增强贵州人民文化自信,坚定贵州建设发展道路。


开展时间:2021年6月25日上午10点

开展地点:贵州省博物馆

详细地址:贵阳市观山湖区林城东路107号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信息